中国阅兵亮出四大“航母杀手”,“陆、海、空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震惊外媒!美军将领表面镇定,嘴上说着“不怕”,却连夜研讨正规实盘配资,但这真的代表他们不焦虑吗?在中国阅兵仪式震惊全球时,特朗普又是什么态度?
九三阅兵,带给全世界亿点点震撼。“航母杀手”集中亮相,让美军将领直接破防。
此次阅兵中,中国亮出“航母杀手”,展示了四种全新反舰导弹。说起反舰导弹,很多人脑海中浮现的是不是老旧的“鹰击-8”?但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这次展出的,是四款全新反舰导弹,鹰击-15、鹰击-17、鹰击-19和鹰击-20。这可不是简单的型号迭代,而是一整套覆盖高、中、低空,融合多种高超音速技术的反舰体系。
鹰击-20采用舰载垂直发射,适配于055型驱逐舰的深垂发系统,射程可达1000-1500公里,末端速度高达10马赫,凭借“钱学森弹道”实现滑翔机动,大幅提升突防概率。
而鹰击-17则专注于高速滑翔,鹰击-19凭借超燃冲压发动机实现大气层内持续高超音速巡航。
配合鹰击-15,它们可以从不同平台发射,在不同高度、以不同弹道(巡航、滑翔、弹道)同时进攻,最终形成让敌方防空系统彻底过载的“饱和攻击”。
这四款全新反舰导弹共同编织出一张从高空到掠海、从极速到隐身的火力网,显著增强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中国反舰导弹体系之所以引发高度关注,并不只是因为某型导弹参数惊人,而在于其成系统的作战理念和实战效能。
这些导弹能够依托综合ISR体系(情报、监视、侦察)实现“发现即摧毁”,从卫星、无人机到潜艇平台,构成多维度侦打链路。
这意味着,中国正在告别单一武器对抗的传统思路,转向以系统对抗系统的现代战争模式。而美方长期以来依赖的航母战斗群和区域防空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中国新型导弹所带来的不仅是战术层面的改变,更是在重塑区域安全格局。
像南海、台海这类热点区域,由于中国区域拒止能力的增强,美军传统介入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此次阅兵还首次集中展示了中国“陆、海、空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包括巨浪-3潜射导弹、东风-31/61系列洲际导弹、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等。
此外,还有红旗-29战略反导系统、99A主战坦克、反无人机的激光、微波武器、歼-20s、多型无人机、无人艇、机器狗等智能装备亮相,看的人是眼花缭乱,热血沸腾。同时也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战争的全新图景。
此次阅兵,首次展出了很多从未听闻的新装备,很多军迷一夜之间变成军盲,美国也彻底傻眼。
值得注意的是,在阅兵当天,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回顾所谓“美国曾助中国抗击侵略”的历史,一边又向中国人民表达节日祝愿,语气复杂。
并在被问及“中国阅兵是否构成挑战”时,特朗普连说五个“不”,称“中国需要美国,他们不会这么做”。
为什么特朗普要在这个时候提及“中国需要美国”呢?明显是不想在这个时候激化中美矛盾,并为以后得贸易谈判留个话口。
看来,特朗普还没从美国霸权的梦里醒过来,中国走到今天,靠的是自己的努力和钻研,而不是谁的施舍和帮助。
反而是美国需要中国,不然特朗普也不会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更不会在此前深夜发文,请求中国购买美国大豆了。
至于美国军方那边的反应,就更显焦虑了。美军太平洋空军司令施耐德公开表示“并未被吓倒”,强调美军“依旧领先”、“有能力打赢”,却连夜研讨对策。
还顺带炒作中国在南海、台海“持续施加压力”。并抹黑中国装备“技术来自模仿”,这套表述,我们并不陌生。
说明美国这么多年,还是不愿正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事实,更不愿接受被赶超的事实。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美方在不断贬低中国军力的同时,却又加紧在亚太部署中程导弹、推动“太平洋威慑倡议”投入巨资。
美国是在安抚盟友,也是在给自己壮胆,但这次阅兵,美国还可以强撑颜面,它的那些所谓盟友,尤其是中国周边的日韩等国家,就未必有美国这份勇气了。
当挑衅中国所要付出的代价翻了数倍之后,还有哪个国家甘愿当美国的马前卒和炮灰?
中国阅兵,不是为了吓唬谁,而是对国家主权和安全的有力捍卫。但毫无疑问,它已经让某些国家坐不住了。嘴上越轻描淡写,背后越较劲,但被中国实力一次次震撼到,将会成为其他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明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