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美术电影制片厂正规实盘配资,曾经摄制过《猪八戒吃西瓜》《三毛流浪记》《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没头脑和不高兴》《草原英雄小姐妹》《阿凡提》《丁丁战猴王》《葫芦兄弟》……等等一大批极受欢迎的美术片。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影厂推出的《黑猫警长》更是赢得了无数小朋友甚至成年人的喜爱,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的经典,影响数代国人。《黑猫警长》的导演和编剧是戴铁郎。由于该片最先上映于1984年,恰逢“八三严打”的第二年,因此,有些认为影片中隐喻的是“八三严打”。
当时,仅1979年到1981年这三年时间里,全国刑事治安案件的平均年立案居然高达90万件:1979年上海控江路群体滋扰事件、1980年北京火车站爆炸案、1981年北京北海公园强奸案、1983年沈阳民航296次班机劫持案、1983年“东北二王”特大杀人案等,接连不断被曝光……
《黑猫警长》中的一只耳到处流窜作案,被联想成东北“二王”的卡通版;黑猫警长在剧中悬赏缉拿一只耳,而建国后公安部第一次悬赏缉拿的,正是王宗坊、王宗玮。
但实际上,这部动画片是根据诸志祥的原著小说改编的,和八三严打无关。并且,作为“黑猫警长生父”的诸志祥,还和“黑猫警长养父”戴铁郎因为著作权的问题,发生了旷日持久的纠纷,以致《黑猫警长》拍了五集之后都没有接着拍下去。
戴铁郎,原籍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1930年10月17日出生于新加坡,其父母均为木刻家、画家。1940年,其父因宣传抗日被驱逐,他们全家回到了国内。
在接下来的动荡岁月里,他始终没有放下木刻版画。毛主席著作《论联合政府》的第一版封皮的木刻版画,就是他设计的。解放后,他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学习动画,与徐景达(《三个和尚》导演)、严定宪(《哪吒闹海》导演)、林文肖(《雪孩子》导演)和胡进庆(《葫芦兄弟》导演)等,都是同学。
1953年,他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系毕业后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1957年,美术片组单独拉了出来,成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黑猫警长》之前,戴铁郎就曾执导过《找小哥哥》《母鸡搬家》《我的朋友小海豚》《九色鹿》(与钱家骏联合执导)《小红脸和小蓝脸》,担任过《小蝌蚪找妈妈》《牧笛》《放学以后》等片的动画设计。
戴铁郎执导的5集系列动画片《黑猫警长》曾获得广电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其中第一集在1985年获得首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第四集在1987年获得首届优秀儿童少年电影“油娃奖”。
1985年开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人民出版社合办《动画大王》期刊,连续刊载《黑猫警长》连环画。由于稿酬和费用问题,原著作者诸志祥提起了诉讼。之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通过媒体发声,宣布拍摄《黑猫警长》续集,并向全社会征集创意。这再次引起诸志祥的不满。2010年,诸志祥再次诉讼、捍卫黑猫的原始著作权。
有知情人士说,戴铁郎当年已准备好了接下来的《黑猫警长》中要出现的小动物形象,但因为诉讼等原因、他把稿子都撕掉了。诸志祥后来在接受《新民晚报》采访时说,他当年写了100多个黑猫警长的故事;由于诉讼,尽管赢了官司、但剩下的故事就再没有机会走上屏幕。
根据这些情况,用“两败俱伤”一词来说这场诉讼的结果,应该是恰当的。如果加上《黑猫警长》的观众,大家看完五集后、再没有机会接着看下去,那就是三败俱伤了。但观众是无辜的。
2019年9月4日,戴铁郎先生因病去世,愿天堂中没有争名夺利!
明鼎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